人出生时,一片空白,除了吃和睡,几乎什么都不会,这就是每个人的起点,无论你家境如何。从呱呱坠地,我们就开始了学习的一生,先学习翻身,再学习坐、立、行……而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又增加了说话、识字、书写、计算及至谋略等大量内容。近代工业革命后,我们需学习的内容更是猛增,尤其各种科学、技术、工程等知识,可以说是浩如烟海。
然而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有限的。容易想象,一个人能学习的知识、技能数量,或能达到的人生高度,跟他的学习速度密切相关。考虑到每个人的初始学习速度都是大约从零开始,所以根据运动学知识可知,加速度便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
根据广义牛顿第二定律,
a=F/m (1)
可知,加速度a的大小,与环境、平台给予的合力F呈正比,与个人思维惯性m呈反比。显而易见,提升加速度的秘密便藏匿其中,即增加合力和降低思维惯性,大概分别对应着借助高平台和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这可大致解释“人往高处走”“不断自我革命”等现象的积极意义。
加速度过大可能会让人感到非常刺激,甚至不适,想想你在翻滚列车、大摆锤等游戏项目中的体验便可明白,虽然这些游戏中你相对地面的速度,远低于地球自转决定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换句话说,周围环境整体的惯性速度通常会被忽略,而大加速度、高相对速度下达到的大相对位移才会赢得掌声、鲜花甚至恐惧。要达到高速度,一定要经历高加速度的刺激或不适,而且可能是长时间的,因为速度不仅取决于加速度,还取决于加速时间。所谓的“万事开头难”,是短时间内实现目标速度所需的大加速度的客观体现。高速度下舒适感,很多时候源自继续加速的必要性缺失。
需强调,无论速度还是加速度,都是矢量,即具有方向。由动力学知识可知,如果加速度方向摇摆不定,引起你不适的加速度,不但不能加速,还可能造成减速。如果速度方向不定,最终可能在原地兜兜转转,速度再高也是枉然。
综上,从这些最简单的物理学知识,就可看清楚很多人生迷局,就应该能更积极地看待自己的不适/舒适、自己的失败/成功、纷杂的奖励/惩罚、周围人的一骑绝尘/逐渐淘汰等现象。但也必须承认,长时间保持高加速度、高速度和方向恒定,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受到个人能量水平、承受能力等因素限值,有时也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相违背,因此需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具体确定最佳的学习策略。
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你们正处于20~30岁的人生黄金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人生阶段,也是学习能力升华的关键时期。希望各位同学能正确理解上面提到的问题,不急不燥地经营好自己的学习人生,祝你们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