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红楼315

毕业院校: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

所在单位: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邮编:

通讯/办公地址:

办公室电话:

移动电话:

邮箱:

个人简介

自2003年以来,长期围绕高速、普速和城轨铁路的轮轨子系统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面向高速动车组、普速机车车辆及其轨道在运营中发生的具体问题,着重解决轮轨滚动接触理论与建模、轮轨黏着、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和磨损机理与监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等方面的问题。截止2024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面上2项,青年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任务1项、铁科院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合作创新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项(特别资助1项、一等资助1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发项目1项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3项;主研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1项、铁路[高铁]联合基金2项和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2项以及国铁集团重点/重大课题各1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1项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发项目2项。企业项目方面,主持11项,主研6项,帮助铁路运营单位和企业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将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社会效益。

截止2023年12月,已在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We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Engineering computations、Journal of Rail and Rapid transit、Vehicle system dynamics、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nonlinear dynamics、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工程力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也是国内外众多学术杂志的审稿人。曾投稿并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近30次。

主要经历如下:

2023年5月 — 至今,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24年,被聘为铁科院下属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轮轨关系实验室的客座研究员

2023年,荣获机械工程学报创刊70周年-“优秀审稿专家”和“突出贡献团队”奖

2023年,参与的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批

2023年,入选ISO/TC269/WG09“轮轨接触几何”工作组国际专家

2023年,两篇论文入选CNKI高被引论文

2022年,一篇论文被评为《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2年度优秀论文

2022年,被聘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2021年12月 — 2023年5月,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21年,晋升研究员

2021年,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021年)

2020年,被聘为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研究所所长

2019年,被聘为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第二届学部委员会联合主席

2019年,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获奖证实编号2019-Z-1-04-R04)

2019年,作为客座编辑,完成了IEEE之SCI杂志CS&E中“Computing in Railway enginering”专刊的约稿、征稿、审稿等工作,共录用论文6篇。

2018年,作为客座编辑,完成了机械工程学报“大国重器:复兴之路上的轨道交通技术专辑”的约稿、征稿、审稿等工作,共录用论文61篇。

2018年1月,受聘担任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

2017年,荣获“机械工程学报优秀审稿专家”称号

2016年,入选西南交通大学“雏鹰学者”。

2015年11月,当选“接触力学与轮轨磨耗国际会议”(行业内顶级国际会议)委员会委员

2015年1月 — 2021年12月,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4年,晋升副研究员

2012年9月 — 2014年12月,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1月 — 2012年6月,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攻读铁路工程,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3年9月 — 2005年12月,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9月 — 2003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攻读热能与动力工程,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教育经历

[1] 2006.1-2012.6
荷兰TU Delft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工学博士学位
[2] 2003.9-2005.12
西南交通大学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硕士研究生毕业 | 工学硕士学位
[3] 1999.9-2003.7
西南交通大学 | 热能工程 | 大学本科毕业 | 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23.5-至今
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 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员,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研究所所长 
[2] 2021.12-2023.5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员,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研究所所长 
[3] 2020.6-2021.12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交通大学  | 副研究员,轮轨关系与振动噪声研究所所长 
[4] 2015.1-2020.5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交通大学  | 副研究员 
[5] 2012.9-2014.12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交通大学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轮轨关系及振动噪声研究团队

团队介绍:

该团队依托的平台有国家级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国家级创新团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该团队依托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相关学科国际前沿,针对铁路提速和高速列车安全运行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旨在建立综合考虑动力学、摩擦学和疲劳作用的机车车辆研究应用体系。该群体在批准时聚集了包括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4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群体学术气氛浓厚,思想活跃,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有优良的团结协作精神。并于2008年获得滚动资助,2011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验收。团队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教育部创新团队是高速轮轨系统理论及技术创新团队。该团队依托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高速轮轨系统损伤理论及控制技术,开展高速轮轨系统复合微动损伤机理及控制技术,高速轮轨材料的疲劳和磨损机理及材料匹配关系,高速轮轨磨耗机理、安全经济型型面设计和打磨技术研究;针对高速轮轨黏着机理、安全域及控制技术,开展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振动和运用安全性,高速轮轨粘着机理、速度极限及其控制,高速脱轨机理与安全域的研究。该团队聚集了包括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2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团队成员近几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团队的第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轮轨关系。轮轨关系研究依托的研发平台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该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5个子系统:机车车辆性能模拟系统、轮轨关系实验系统、弓网关系实验系统、结构振动和可靠性实验系统、材料损伤微观分析平台。其中,轮轨关系实验系统包括轮轨滚动行为模拟实验台、高速轮轨摩擦磨损试验台、高速轮轨接触疲劳实验台、车-线耦合关系实验台和脱轨机理实验台。可开展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机理、轮轨磨损和波浪形磨耗机理、高速脱轨机理、轮轨几何型面匹配、轮轨三维弹塑性滚动接触理论和实验验证等研究,实现轨道动力学参数识别及优化,再现轨道结构长期服役行为和失效过程。
团队的第二个主要研究方向是轨道交通振动噪声。轨道交通振动噪声研究依托的研发平台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速列车服役性能实验研究平台。轨道交通振动噪声研究子平台的建设包括车外声源识别系统、车内声源识别系统、声学实验室。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赵鑫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赵鑫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赵鑫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赵鑫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赵鑫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赵鑫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赵鑫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赵鑫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