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师英文名称:Qianhua Kan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性别:男
主要任职:副院长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学科:工程力学. 固体力学
所在单位: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阚前华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阚前华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阚前华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阚前华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阚前华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阚前华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阚前华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阚前华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
1. 本科生教学
序号
学期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生数
1
2015-2016第2学期
材料力学AI
64
65
2
2017-2018第2学期
材料力学E
32
70
3
2014-2015第2学期
2015-2016第一学期
2016-2017第一学期
2017-2018第一学期
ANSYS原理与使用
256
223
4
2014-2015第1学期
2015-2016第1学期
2015-2016第2学期
2016-2017第1学期
2017-2018第1学期
土木结构分析专题
416
183
5
2016-2017第1学期
2016-2017第2学期
2017-2018第1学期
2018-2019第1学期
2019-2020第1学期
力学与工程概论
192
215
6
2016-2017第1学期
轨道交通发展概论
32
29
7
2016-2017第2学期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64
15
8
2017-2018第2学期
2018-2019第2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
192
96
9
2016-2017第2学期
2017-2018第2学期
2018-2019第2学期
2019-2020第2学期
科技活动
48
399
10
2017-2018第2学期
2018-2019第2学期
工程实习
32
26
11
2019-2020第1学期
大学之道
32
30
12
2019-2020第2学期
应用写作
32
30
合计
1392
1381
2. 研究生教学
序号
学期数
课程名称
总学时数
选学总人数
1
2015-2016第二学期
有限元原理与应用
48
10
2
2016-2017第二学期
有限元原理与应用
48
25
3
2017-2018第二学期
有限元原理与应用
48
37
4
2018-2019第二学期
有限元原理与应用
48
42
4
2019-2020第二学期
有限元原理与应用
48
43
5
2019-2020第一学期
前沿性学术专题
16
17
合计
256
174
-
1. 教改项目:
[1] 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疲劳与断裂力学,2022,主持
[2] 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新时期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22,主持
[3]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材料力学教学团队,2022,朱志武主持,团队成员
[4] 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国动力,2022,康国政主持,团队成员
[5]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青年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2-2024,主持。
[6] 2022年校级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多场耦合疲劳新技术开发及教学实践,2022,主持
[7]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素养提升计划项目,2022,主持
[8] 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本科教育双语项目,结构软件分析及实践,2022,主持
[9]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教材专著建设项目,轮轨滚动接触疲劳,2022,主持
[10] 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建设研究项目,2022,主持
[11] 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JG2021-1558),力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2021-2023,主持
[12] 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JG2021-1558),基于“慕课”技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研究和项目资源的开发,2021-2023,参与
[13]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素养提升计划项目,2021,主持
[14] 力学与工程概论,西南交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021-2022,主持
[15] 应用写作,西南交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教改项目,2021-2022,主持
[16] 力学学科学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实践与创新,西南交通大学重大教改项目,2020-2021,主持
[17] 以“双万计划”为引领,加快推进工程力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西南交通大学重大教改项目,2020-2021,参与
[18]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团队建设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20,参与
[19] 《非线性本构关系在ABAQUS中的实现》,研究生院专著建设项目,2020,主持
[20]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素养提升计划项目,2019,主持
[21] 《非线性本构关系在ABAQUS中的实现》,研究生院专著培育项目,2018,主持
[22] 互联网环境下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工科优势高校组),2018,参与
[23] 力学专业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18-2020,参与
[24] 力学与轨道交通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高等理科学会教育研究课题,2017-2018,参与
[25] 工程力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级重大教改项目,2018-2020,参与。
[26]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级重大教改项目,2015-2017,参与
[27] 《疲劳与断裂力学》优质示范课程建设,校级教改项目,2014-2015,主持
[28] 《材料力学实验、理论与仿真》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2016-2017,主持
-
2. 教改论文:
[1] 张娟,康国政,阚前华,苗鸿臣。力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复合材料力学”为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24(2), 172-176.
[2] 阚前华,张泽斌,张旭,朱志武。材料力学数字化教材建设实践探讨, 2017, 18(1): 164-167.
[3] 杨婧,张军琪,高芳清,阚前华。以科创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1): 52-54
[4] 朱志武,康国政,阚前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1): 9-12.
[5] 阚前华,张娟,康国政,朱志武。力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2): 24-27.
[6] 杨婧,阚前华,张容华。朋辈教育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2): 96-98.
[7] 张娟,康国政,阚前华,刘宇杰。力学专业课教学设计及学习效果评价的改革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2): 84-86.
[8] 朱志武,康国政,阚前华。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2): 4-6.
[9] 阚前华,康国政,朱志武,张娟。新工科背景下力学基础课程改革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2): 103-106.
[10] 朱志武,沈火明,康国政,阚前华。“互联网+”时代力学类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1] 孔祥彬,阚前华,康国政,周德龙,曹子梁,张海泳。力学拔尖班新生研讨课《大学之道》教学设计与实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2] 阚前华,孔祥彬,龚晖,康国政,朱志武。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开展在线教学若干措施探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3] 郭建威,龚晖,阚前华。材料力学慕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4] 苗鸿臣,阚前华。工程力学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应用写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
出版教材
[1] 康国政,刘宇杰,阚前华,于超。疲劳与断裂力学,科学出版社,2023年06月,ISBN: 978-7-03-071153-3.
[2] 沈火明,朱志武,阚前华,刘娟. 西部工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ISBN: 978-7-5643-7831-8.
[3] 阚前华,张旭。材料力学实验、仿真与理论,科学出版社,2018年2月,ISBN:9787030565114.
[4] 康国政,阚前华,张娟.大型有限元程序的原理、结构与使用(第三版).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5] 康国政,蒋晗,阚前华。连续介质力学基础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 ISBN: 978-7-03-042873-8.
[6] 康国政,阚前华,张娟.大型有限元程序的原理、结构与使用(第二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7] 阚前华,常志宇。MSC.MARC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二次开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8] 阚前华,康国政,谭长建,张娟,董城。ANSYS高级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二次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
[1] 2023,朱才艺等,校创,蜂窝结构超材料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
[2] 2023,张嘉森等,校创,基于机器学习的涡轮盘榫槽疲劳寿命预测
[3] 2023,房玥灵等,校创,增材制造铝镁合金的缺陷动态演化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
[4] 2022,崔晓婷,校创,重载铁路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分析
[5] 2022,曾垚等,校创,贝氏体钢轨材料非均匀性对宏观循环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分析
[6] 2021,蒋浩洋,国创,核电用T91钢高温蠕变力学性能实验与模型研究
[7] 2021,蒋浩洋,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核级不锈钢316LN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研究
[8] 2020,姜吕锋等,SRTP,利用机器学习模拟材料的动态应变时效效应
[9] 2020,邵宬超等,省创,考虑温度效应的轮轨滚动接触安定分析
[10] 2019,董昱等,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形状记忆聚合物不同环境下力学响应实验研究
[11] 2019,牛国浩等,个性化实验,模拟不同激光光斑搭接对发动机钛合金叶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
[12] 2019,董昱等,国创,形状记忆聚合物牙套在不同环境下力学性能及形状记忆性能的探讨
[13] 2019,牛国浩等,省创,激光冲击强化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方案优化研究
[14] 2018,董昱等,茅院科研训练营项目,高强韧性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的宏微观力学行为研究
[15] 2018,曹圃瑜等,国创,复杂加载方式下SMP形状记忆行为的试验研究
[16] 2018,唐骥骅等,省创,重载铁路钢轨表面强化层对塑性变形演化的影响
[17] 2017,滕昊等,国创,重载铁路钢轨表面强化层对塑性变形演化的影响
[18] 2017,王子仪等,省创 ,高速铁路钢轨钢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研究
[19] 2016,李宗豪等,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重载钢轨温度相关棘轮行为研究
[20] 2016,周旭辉等,西南交通大学个性化实验项目,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热力耦合循环变形为研究
[21] 2016,丁立等,国创,客货混运线路钢轨选型有限元分析
[22] 2015,周廷等,省创,NiTi形状记忆合金热力耦合循环相变的实验和数值模拟
[23] 2015,庞兴等,SRTP,重载钢轨在往复循环载荷下的棘轮行为有限元分析
[24] 2015,王孝文等,SRTP,形状记忆合金板裂尖场有限元分析
[25] 2014,吴佳佳等,SRTP, 形状记忆合金增韧混凝土结构机理分析
[26] 2014,陶如等,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形状记忆合金各向异性屈服面实验研究
[27] 2013,刘丰嘉等,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形状记忆合金热力学循环相变的表征
[28] 2013,李建等,研究生创新实践,结构分析软件技术
[29] 2013,刘月等,SRTP, 超弹性NiTi合金眼镜框优化设计
[30] 2013,胡冰洋等,SRTP,钛合金TA19高温棘轮行为实验研究
[31] 2012,宗凌潇等,SRTP,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演化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32] 2011,赵佳敏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管的非比例多轴变形行为研究 (协助指导)
[33] 2009,李姿林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钛合金材料和构件循环变形行为研究(协助指导)
-
[1] 2017.12,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度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工程实践项目优秀指导教师,阚前华。
[2] 2019.01,国际大学生力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阚前华。
[3] 2019.11,2019年第二届“上电杯”全国科技翻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阚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