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涛

性别:男

在职信息:在岗

主要任职:教授

其他任职: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其他联系方式: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科研简介*

    孟涛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微纳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了微纳表界面调控传质反应的绿色生物化工新技术,并应用于生物催化和生物药剂等高附加值的生物制造领域,获得了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其基础研究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应用研究带动了所属行业的前进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片3.jpg

    图片2.jpg

    *部分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子限域的载酶Colloidosomes构建及其在流动生物催化中的传递反应机理研究”(22378336),2024.01-2027.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水相液滴微流强化酶促反应机理研究”(21776230),2018.01-2021.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控可逆转相的Pickering乳液设计及开关机理研究”(21406181),2015.01-2017.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流控双水相技术在蛋白质分离和酶促反应中的应用基础”(21106115),2012.01-2014.12


    5.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尿素缓/控释微胶囊肥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2021YFN0129),2021.04-2024.03

    6.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防晒护肤品中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囊制备关键技术研究”(2020YFG0092),2020.01-2021.12

    7.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光控可逆转相的纳米颗粒乳化剂关键技术研究”(2017GZ0411),2017.01-2018.12


    8. 企业联合项目“化妆品界面乳化及包裹技术开发项目”(R111322H01008),2022.04-2025.04

    9. 企业联合项目“高效杀菌消毒液技术开发项目”(R111322H01005),2022.04-2022.07

    10. 企业联合项目“高原特效防护霜技术开发项目”(R111320H01003),2020.06-2021.06


    11. 西南交通大学医工结合重点研发项目“高原重大施工现场心肺功能微流控即时诊断(POCT)关键技术研究(2682024ZTPY001),2024.01-2026.12

    12. 西南交通大学医工结合重点研发项目“高原防晒生物修复护肤用品关键技术研究(2682021ZTPY031),2021.06-2023.06

    13. 教育部中央财政专项基金创新项目“微流控生物技术及制备功能材料研究”(SWJTU12CX049),2012.06-2016.06

    14. 教育部中央财政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纳米结构微通道中模拟血液流动形态及药物释放研究”(SWJTU09BR214),2009.01-2011.12

    15.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计划项目“超强疏水纳米涂层的制备研究”,2009.01-2009.12

    16. 西南交通大学实验技术改革项目“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模拟放大”,2007.01-2007.12

    17. 西南交通大学实验技术改革项目“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成套实验设备的研制开发”,2008.01-2008.12

    18. 国家973项目“面向应用过程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2009CB623407),2010.01-2012.12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卷式膜组件气液两相流清洗研究”(20706046),2008.01-2010.12

    20. 国家建设部村镇司“四川山地丘陵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2010.01-2010.12

    21. 四川省建设厅项目“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实用处理技术研究”,2011.01-2011.12

    22. 四川省建设厅项目“农村垃圾处理适用技术研究”,2012.01-2012.12


    孟涛学者关键词:生物催化;Pickering乳液;微流控;润湿性

    Keywords: Biocatalysis, Pickering emulsions, Microfluidic, Wettability (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


    *微纳生物技术*

    旨在通过微纳米技术为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及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微纳米尺度下的生物反应、微流控芯片技术开发、功能性微纳生物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

    图片2.jpg


论文成果

    Selected Journal Publications

    [1]  Yang D., Zeng Q., Tan K., Hou H., Fan X., Guo C., Yuan H., Meng T.*. Lipase-entrapped colloidosomes with light-responsive wettability for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Pickering interfacial biocatalysis. Green Chemistry, 2024, 26, 10824–10828.

    Download: https://doi.org/10.1039/D4GC03982C

    图片4.jpg


    [2]  Ma J., Xu K., Guo C., Chen S., Xie W., Fang X., Guo T., Yuan H.*, Meng T.*. The stage- and kinetics-dependent regulation of highly ordered sequential reactions by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8, 155610.

    Download: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5610

    图片3.jpg


    [3]  Liu Y., Hou H., Zhang Y., Zheng Y., Sun M., Yuan H., Guo T., Meng T.*. Polyethylene glycolenzyme nanocomplexes as carrier-free biocatalyst for Pickering interfacial catalysis. 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 2024, 7, 10, 70237029.

    Download: https://doi.org/10.1021/acsabm.4c01186

    图片2.jpg


    [4]  Hou H., Zhang Y., Liu Y., Zeng Qi, Li Q., Fang X., Guo T., Yuan H., Zeng S., Meng T.*. Pickering emulsion co-delivery system: Stimuli-responsive biomineralized particles act as particulate emulsifiers and bioactive carriers.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24, 241, 114029. 

    Download: https://doi.org/10.1016/j.colsurfb.2024.114029

    图片1.jpg


    [5]  Yin W., Wang Y., Liu H., Sun M., Zhang Y., Yuan H., Guo T.*, Meng T.*. SCbots: Stomatocyte-like colloidosomes as versatile microrobots fabricated by one-step self-assembl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490, 151952. 

    Download: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1952

    2024_CEJ_wmd.jpg


    [6]  Yuan H., Jia L., Xie X., Li Q., Peng Y., Ma Q., Guo T., Meng T.*. Microbially Inspir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Pathway Integrated Polyelectrolyte Capsules (MICPC) for Biomolecules Release. Small, 2024, 2306877, 1–8. 

    Download: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6877

    JLF_small.jpg


    [7]  Huang D., Xu Z., An X., Wang W., Xia J., Meng T.*. Precise control of magnetic soft microrobot in flowing environment.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2024, 369, 115155.

    Download:https://doi.org/10.1016/j.sna.2024.115155

    2024wjqr.jpg


    [8]  Tang Q., Deng N., Chen J., Sun H., Dong Y., Zeng Q., Yuan H., Binks B.*, Meng T.*. One-Step Fabrication of Coconut-Like Capsules via Competitive Reactions at an All-Aqueous Interface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3, 15, 8, 1062110628. 

    Download: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2c19788

    图片3.jpg


    [9]  Xie X., Li Q., Jia L., Yuan H., Guo T., Meng T.*. Multishell Colloidosome Platform with Sequential Gastrointestinal Resistance for On-Demand Probiotic Delivery.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2023, 2202954, 1–10

    Download: https://doi.org/10.1002/adhm.202202954

    图片1.jpg


    [10]  Yuan H.#, Yi S.#, Jia L., Chen S., Guo T., Meng T.*. Biomimetic Multienzyme Nanocomplex for Efficient Cascade Reaction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4, 140276. 

    Download: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40276

    图片3.jpg


    [11]  Yuan H.#, Li F.#, Jia L., Guo T., Kong T.*, Meng T.*. Bacteria-Inspired Aqueous-in-Aqueous Compartmentalization by In Situ Interfacial Biomineralization. Small Methods, 2022, 2201309, 18. 

    Download:https://doi.org/10.1002/smtd.202201309

    图片2.jpg


    [12]  Ze Q., Sun M., Xie X., Zhang Y., Hou H., Fang X., Guo T., Yuan H., Meng T.*. Lipase-Entrapped Colloidosomes with Tunable Positioning at the Oil-Water Interface for Pickering Emulsion-Enhanced Biocatalysi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49), 54781–54789. 

    Download: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17451

    图片1.jpg


    [13]  Liu H., Wang Y., Yin W., Yuan H., Guo T., Meng T.*. Highly Efficient Water Harvesting of Bioinspired Spindle-Knotted Microfibers with Continuous Hollow Channe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2, 10(13), 71307137. 

    Download:https://doi.org/10.1039/D2TA00242F

    图片1.jpg


    [14] Wang Y., Dong Y., Liu H., Yin W., Guo T., Yuan H.*, Meng T.*. Compartmentalized Aqueous-in-Aqueous Droplets for Flow Biocatalysi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4), 50095016. 

    Download: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1c22089

    WWY ACS AMI.gif


    [15] Sun M., Yin W., Chen J., Wang W., Guo T., Meng T.*. Hollow Colloidosomes with an Enzyme Confined in a Porous Shell as Pickering Interfacial Bi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Bioconversions. Green Chemistry, 2021, 23(2), 740744. 

    Download: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GC/D0GC02999H

     This work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 Front Cover


    [16] Sun H., Zheng H., Tang Q., Dong Y., Qu F., Wang Y., Yang G., Meng T.*. Monodisperse Alginate Microcapsules with Spatially Confined Bioactive Molecules via Microfuid-Generated W/W/O Emulsion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9, 11(40), 3731337321.

    Download: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9b12479


    [17] Yang X., Wang Y., Bai R., Ma H. Wang W., Sun H., Dong Y., Qu F., Tang Q., Guo T., Binks B. P.*, Meng T.*. Pickering Emulsion-Enhanced Interfacial Biocatalysis: Tailored Alginate Microparticles Act as Particulate Emulsifier and Enzyme Carrier. Green Chemistry, 2019, 21(9), 22292233.

    Download:http://dx.doi.org/10.1039/C8GC03573C

    This work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 Inside Front Cover


    [18] Meng S.X., Xue L.H., Xie C.Y., Bai R.X., Yang X., Qiu Z.P., Guo T., Wang Y.L.*, Meng T.*. Enhanced Enzymatic Reaction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Using Parallellaminar Flow in a Double Y-Branched Microfluidic Devi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8, 335: 392400.

    Download: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17317953


    [19] Xie C.Y., Meng S.X., Xue L.H., Bai R.X., Yang X., Wang Y.L., Qiu Z.P., Binks B. P., Guo T.*, Meng T.*. Light and Magnetic Dual-Responsive Pickering Emulsion Micro-Reactors. Langmuir, 2017, 33(49): 14139–14148.

    Download: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langmuir.7b03642


    [20] Xue L.H., Xie C.Y., Meng S.X., Bai R.X., Yang X., Wang Y., Wang S, Binks B. P., Guo T., Meng T.*. Polymer–Protein Conjugate Particles with Biocatalytic Activity for Stabilization of Water-in-Water Emulsions. ACS Macro Letters, 2017, 6(7): 679683.

    Download:http://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macrolett.7b00294

    This work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 Front Cover


    [21] Bai R.X., Xu L.H., Dou R.K., Meng S.X., Xie C.Y., Zhang Q., Guo T., Meng T.*. Light-Triggered Release from Pickering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TiO2 Nanoparticles with Tailored Wettability. Langmuir, 2016, 32(36): 92549264.

    Download: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langmuir.6b02329


    [22] Zhang Q., Bai R.X., Guo T., Meng T.*. Switchable Pickering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Awakened TiO2 Nanoparticle Emulsifiers Using UV/Dark Actuat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2015, 7(33): 1824018246.

    Download: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5b06808


    [23] Meng T., Xie R., Ju X.J., Cheng C. J., Wang S., Li P.F., Liang B., Chu L.Y.*. Nano-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Porous Membranes by Depositing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Surface Wettability.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13, 427: 6372.

    Download:https://doi.org/10.1016/j.memsci.2012.09.051


    [24] Meng T., Xie R., Chen Y.C., Cheng C.J., Li P.F., Ju X.J., Chu L.Y.*. A Thermo-Responsive Affinity Membrane with Nano-Structured Pores and Grafte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Surface Layer for Hydrophobic Adsorption.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10, 349(1-2): 258267.

    Download:https://doi.org/10.1016/j.memsci.2009.11.058

     


学术交流

    2024年


    图片1.jpg

    (1) 孟涛老师参加第十六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并做“微纳生物反应及功能材料创制”学术报告,山东 青岛,2024年8月11日-8月14日

    导师褚良银教授课题组合影,左起:上海交通大学邓楠楠;西南石油大学余亚兰;四川大学汪伟,谢锐,褚良银;中国石油大学曲建波;西南交通大学孟涛;四川大学刘壮

    图片2.jpg

    (2) 孟涛老师参加中国化工学会第二届微化工技术年会并做“微纳生物反应及功能材料创制”学术报告,江苏 常州,2024年6月28日-6月30日

    合影左起:四川大学潘大伟;西南石油大学余亚兰;四川大学巨晓洁;西南交通大学孟涛;四川大学汪伟,邓宇超;上海交通大学邓楠楠

    图片1.jpg

    (3) 孟涛老师、苑昊老师、博士生曾祺同学(荣获优秀研究生报告三等奖)和博士生侯皓月同学(荣获优秀研究生报告优秀奖)参加2024生物化工助力“双碳战略”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中西部生物制造科技前沿研讨会,成都,2024年5月31日-6月2日

    2023年


    202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陈国华老师报告照片.jpg

    (1) 孟涛老师参加2023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广州,2023年11月27-29日


    图片1.jpg

    (2) 孟涛老师参加第二届中国医药化工大会,成都,2023年7月14-17日

    88a541d60d7b8cf96abf5987ddf405d.jpg

    (3) 孟涛老师参加西南交通大学第一届新医工交叉研究论坛并做“微纳生物反应及功能材料创制”学术报告,成都,2023年6月11日


    日用化学工业_高质量发展座谈会.jpg

    (4) 孟涛老师参加《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山西,太原,2023年8月8-11日

    合影前排左起长江大学郑延成;吉林大学吴立新;西南交通大学孟涛;四川大学冯玉军;陕西科技大学马建中;中国日化院耿涛;北京大学黄建滨;华东理工大学尚亚卓;山西大学杜志平;中国日化院张静,王吉星,周婷。

    第二排左起陕西科技大学张文博;江南大学刘雪锋,崔正刚;广东药科大学何秋星;北京工商大学赵华;山西大学杨恒权;中国石油大学康万利;北京工商大学金建明;中国日化院李向阳,杨旭,裴鸿。


    2023微纳米大会.jpg

    (5) 孟涛老师参加2023微纳米技术与医疗健康创新大会,上海,嘉定,2023年4月21-24日

    合影左起:深圳大学李自达,张雅各;西南交通大学孟涛;上海交通大学宋阳;西南交通大学苑昊

    2023中国化学学会科技创新大会.jpg

    (6) 孟涛老师参加2023中国化工学会科技创新大会,浙江,杭州,2023年4月11-12日

    孟涛 18届胶体界面化学会 陕西.jpg

    (7) 孟涛老师参加中国化学会第十八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并做“全水相乳液界面的生物催化”学术报告,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2023年4月07-10日

    2022年


    whg2022.jpg

    (1) 孟涛老师参加中国化工学会第一届微化工技术年会,山东,东营,2022年8月08-10日

    2021年


    (1) 孟涛老师参加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论坛,无锡,江南大学,2021年7月02-04日

    2020年


    (1) 孟涛老师参加中国化工学会第二届全国化工过程强化大会,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12月05-07日

    (2) 孟涛老师参加第十二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并做“液-液界面的生物催化”学术报告,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10月27日-11月2日

    导师褚良银教授课题组合影,左起:西南石油大学余亚兰;四川大学汪伟,褚良银,谢锐;西南交通大学孟涛

    (3) 孟涛老师参加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天然和仿生颗粒分会,厦门,2019年10月23-25日

    2019年


    (1) 孟涛老师课题组与西南交通大学“高性能桥梁团队”开展仿生功能材料及其工程应用的跨学科交流合作,2019年11月22日

    (2) 孟涛老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第九届化学工程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北京,清华大学,2019年11月1-3日

    导师褚良银教授课题组合影。左起:上海交通大学邓楠楠;四川大学汪伟,巨晓洁,褚良银,谢锐;西南交通大学孟涛;西南石油大学余亚兰

    (3) 孟涛老师参加2019年“智能生物制造”前沿生物技术青年论坛,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10月25-27日

    相关链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新闻 http://biotech.ecust.edu.cn/2019/1028/c7798a99717/page.htm


    (4) 孟涛老师参加2019年国际软物质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软物质日,杭州,浙江大学,2019年8月31-9月1日

    (5) 孟涛老师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长春,吉林大学,2019年8月8-11日

    (6) 孟涛老师参加第十一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成都,四川大学,2019年8月2-5日

    (7) 孟涛老师参加6th Asia-Pacific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icrofluidic Conference (APCBM2019),成都,四川大学,2019年7月31-8月3日

    (8) 孟涛老师参加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无锡,江南大学,2019年7月28-31日

    (9) 孟涛老师参加首届四川大学膜科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室毕业论坛,成都,四川大学,2019年6月23日

    (10) 孟涛老师拜访山西大学杨恒权教授课题组以及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并进行学术交流,太原,2019年5月6-8日

    相关链接:http://news.sxu.edu.cn/jxky/445e1e3e29c34d0ca88324b5dcd574f9.htm

    (11) 王垚磊老师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5月18-20日

    相关链接:https://bioeng.swjtu.edu.cn/info/1003/5220.htm

    (12) 孟涛老师参加第一届先进生物制造国际会议,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9年1月11-13日

    2018年


    (1) 西南交通大学孟涛和王垚磊老师参加第二届微流控技术应用创新论坛,西安,2018年12月7-10日

    (2) 孟涛老师参加第八届国际胶体大会,上海,2018年6月11-13日;(3) 2018国际软物质研讨会,成都,2018年6月8-10日

    (3) 孟涛老师参加第二届生物化工青年学者论坛,成都,2018年5月11-13日

    (4) 香港中文大学魏涛教授来生物化工与功能材料小组进行学术交流,2018年4月06日

    2017年


    (1) 清华大学隋森芳院士莅临生物化工与功能材料小组指导工作,2017年9月28日

    (2) 孟涛老师拜访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9月14日

    (3) 孟涛老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第七届化学工程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上海,2017年9月11-14日

    (4) 孟涛老师参加第九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杭州,2017年7月18-20日

    (5) 课题组研究生孟世昕、谢春燕和薛龙辉参加中国日用化学工业论坛,广州,2017年7月17-19日

    2016年


    (1) 孟涛老师参加第十四届国际微反应技术大会,北京,2016年9月11-14日

    (2) 孟涛老师参加第八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新加坡国立大学,2016年7月20-22日

    (3) 孟涛老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第六届化学工程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成都,2016年7月13-15日

    (4) 孟涛老师参加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兰州,2016年5月6-9日

    (5) 孟涛老师参加“多相反应过程中的介尺度机制及调控”重大研究计划年度学术交流研讨会,成都,2016年3月15-17日

    2014年


    (1) 孟涛老师参加“Symposium on Microfluidics and Fuctional Materials 2014”研讨会,成都,2014年12月12-15日

    (2) 孟涛老师参加第六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香港科技大学,2014年7月16-19日,左侧照片左起:四川大学汪伟,谢锐;西南交通大学孟涛;华东理工大学赵世成

    2013年


    (1) 孟涛老师参加“54rd New England Workshop on Complex Fluids",美国耶鲁大学,2013年3月14-15日


组内新闻

    39. 我组科研成果转化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称号。2024年12月 中国广州。祝贺!

    640.jpg

    38. 我组研究生石美玲同学荣获2024中国化妆品科学技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4年5月 中国无锡。祝贺!

    640.jpg641.jpg


    37. 孟涛老师当选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化妆品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23年1月 中国北京。祝贺!

    2023hzpcwwy.jpg


    36. 孟涛老师当选中国化工学会微化工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年8月 中国东营。祝贺!

    20220808微化工专委会委员证书1.jpg


    35. 我组研究生尹伟同学荣获2022届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2022年3月 中国成都。祝贺!

    YWYXBYE.gif


    34. 我组发明专利荣获四川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2021年12月 中国成都。祝贺!

    wx.gif


    33. 我组研究生刘环宇论文“Highly Efficient Water Harvesting of Bioinspired Spindle-Knotted Microfibers with Continuous Hollow Channels”被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Impact Factor = 14.511) 2022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论文报道了毛细效应增强的连续中空仿生蜘蛛丝规模化高效集水的故事。这项工作为基于纺锤节微纤维的大规模集水,药物递送以及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提供绿色平台。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2TA00242F

    LHY TOC.gif


    32. 我组研究生王艺颖论文“ Compartmentalized Aqueous-in-Aqueous Droplets for Flow Biocatalysis”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mpact Factor = 10.383) 2022年,录用发表。

    简介:受细胞隔室化反应的启发,我们构建了流动的双水相液滴生物反应器,水包水液滴具有选择性半渗透界面,能够将酶保留在液滴中,同时将产物不断释放到液滴外,使液滴生物反应器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大大提高。这项工作为流动生物催化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推动了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前进。 

    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1c22089

    WWY ACS AMI.gif


    31. 我组研究生孙梦梦论文“Hollow Colloidosomes with an Enzyme Confined in a Porous Shell as Pickering Interfacial Bi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Bioconversions”被Green Chemistry (Impact Factor = 11.034) 2021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论文报道了无需交联(Without cross-linking),高效包封(载酶包封率95.2%),超低传质阻力(纳米通道)的固定化酶用于界面生物催化的故事。这项工作为液-液界面的绿色生物制造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受邀作为Green Chemistry杂志2021年2期的封面论文。封面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gc/d1gc90006d 

    全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GC/D0GC02999H


    30. 2020年11月,孟涛教授团队荣获“四川省劳模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近日,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发布《关于命名一批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职工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我校生命学院孟涛教授领衔的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光荣上榜。至此,我校省级以上创新工作室已经提升至7家。据悉,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于2018年设立此奖项,每两年评比命名一次,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创新创造活力,服务我省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推动全省高校系统劳模(职工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发展。

    相关链接:西南交大增添2家省级创新工作室 https://news.swjtu.edu.cn/shownews-20690.shtml

    remote.png202011231247515949.png


    29. 我组研究生董钰漫论文“基于微流控双水相液滴流酶促反应的尿素检测”被《应用化学》 2020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论文报道了以简单、快速的微流控酶促反应方法实现尿素可视化检测的故事。该平台有望在日用化学品、农业土壤、水质和食品等领域的分析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受邀作为《应用化学》杂志2020年2期的封面论文。

    全文链接:http://yyhx.ciac.jl.cn/CN/volumn/volumn_1493.shtml


    28. 我组研究生孙鹤家论文“Monodisperse Alginate Microcapsules with Spatially Confined Bioactive Molecules via Microfuid-Generated W/W/O Emulsions”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mpact Factor =10.383) 2019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论文报道了模拟细胞隔室化效应,利用微流控双水相液滴形成的微囊分区包封双酶并强化级联生物催化的故事。借助双水相体系分配效应,让级联反应步骤的两个酶既无限接近又限域分区,消除了中间产物对酶的抑制作用,强化了级联酶促反应速率达50余倍。在人工细胞、药物递送、微反应器和分析检测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9b12479


    27. 我组研究生杨鑫的论文“Pickering Emulsion-Enhanced Interfacial Biocatalysis: Tailored Alginate Microparticles Act as Particulate Emulsifier and Enzyme Carrier”被Green Chemistry (Impact Factor = 11.034) 2019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论文报道了海洋生物质材料用作固定化酶载体在乳液界面上进行酶催化的故事。该载酶海藻酸钙微球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成乳后可稳定达1年以上,历经240个小时10次反应循环仍能保持90%的初始酶活。克服了油水乳液界面固定化酶催化方式不通用不绿色的共性难题,为工业规模的界面生物催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大道。

    --受邀作为Green Chemistry杂志2019年9期的封面论文。封面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gc/c9gc90040c

    全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39/C8GC03573C


    26. 我组研究生孟世昕的论文“Enhanced Enzymatic Reaction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Using Parallellaminar Flow in a Double Y-Branched Microfluidic Device”被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mpact Factor = 16.744) 2018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论文报道了在双Y型微流控装置中利用双水相平行层流技术进行酶促反应分离的工作。研究成果展示了一种全水相、微尺度和耦合反应分离的过程强化平台,为克服传统双水相技术的瓶颈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有望在生物转化、生物医药、制药工程和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全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17317953


    25. 我组研究生谢春燕论文“Light and Magnetic Dual-Responsive Pickering Emulsion Micro-Reactors”被Langmuir (Impact Factor = 4.331) 2017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研究工作报道了一种光磁双响应的乳液微反应器。克服了微化工反应难以从外部有效控制其反应开关的局限,为定时定点地触发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策略。有望在功能材料制备、精细化学品合成、食品和制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全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langmuir.7b03642


    24. 我组研究生薛龙辉的论文“Polymer–Protein Conjugate Particles with Biocatalytic Activity for Stabilization of Water-in-Water Emulsions”被ACS Macro Letters (Impact Factor = 7.015) 2017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研究工作报道生物活性的蛋白质颗粒稳定双水相乳液并强化酶促反应。研究成果在制药工程、酶催化、化妆品和微纳米生物反应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受邀作为ACS Macro Letters杂志2017年7期的封面论文。封面链接:http://pubs.acs.org/toc/amlccd/6/7

    全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macrolett.7b00294


    23. 我组研究生白瑞雪的论文“Light-Triggered Release from Pickering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TiO2 Nanoparticles with Tailored Wettability”被Langmuir (Impact Factor = 4.331) 2016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研究工作报道了一种紫外-可见光响应的按需释放药物方式以及光致乳液不稳机理。研究成果在制药工程、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langmuir.6b02329


    22. 我组研究生张青的论文“Switchable Pickering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Awakened TiO2 Nanoparticle Emulsifiers Using UV/Dark Actuation”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mpact Factor = 10.383) 2015年,录用发表。

    简介:该研究工作报道了一种可以被紫外光“唤醒”的纳米颗粒乳化剂。研究成果在护肤品、食品、医疗卫生、新型材料、药物缓释、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5b06808


    21. 我组研究生白瑞雪、薛龙辉等同学研究成果论文被评为“2017中国日用化学品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017年7月 中国广州。祝贺!


    20. 我组研究生谢春燕研究成果Poster荣获“第九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最佳墙报奖”。2017年7月 中国杭州。祝贺!


    19. 我组研究生孙鹤家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祝贺!


    18. 我组研究生王伟浩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祝贺!


    17. 我组研究生杨鑫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祝贺!


    16. 我组研究生孙鹤家、瞿凤梅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祝贺!


    15. 我组研究生谢春燕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祝贺!


    14. 我组本科生钱妍羽,许晓蕾,李彬宇同学SRTP小组获2018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祝贺!


    13. 我组研究生白瑞雪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祝贺!


    12. 我组研究生薛龙辉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祝贺!


    11. 我组本科生宋宣毅、曾天府、熊瑞同学荣获2017年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二等奖。祝贺!


    10. 我组本科生姬潇涵、张宁、李晓冰同学荣获2017年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二等奖。祝贺!


    9. 我组研究生谢春燕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祝贺!


    8. 我组研究生薛龙辉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祝贺!


    7. 我组本科生刘星辰、潘思芮、李盈岐、李浩男同学SRTP小组获2017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祝贺!


    6. 我组研究生白瑞雪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祝贺!


    5. 我组研究生张青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祝贺!


    4. 我组本科生宋婧,张家琪同学荣获2016年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一等奖。祝贺!


    3. 我组研究生白瑞雪荣获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祝贺!


    2. 孟涛老师荣获美国化学会颁发2015年度审稿人奖。祝贺!


    1. Coming soon!


    近期关注


    牛顿的苹果和薛定谔的猫?


    孟涛的研究星空


               

               

    西南交通大学 微纳生物技术创新团队 Last Updated 2024.12



研究领域

    生物化工技术与纳米功能材料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孟涛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孟涛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孟涛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孟涛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孟涛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孟涛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孟涛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孟涛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