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
联系方式:qinna@swjtu.edu.cn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职称:副教授
主要任职:电子信息系副主任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通讯/办公地址:
邮箱:
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自动化研究会理事。2014年-2018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作为主持人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成都市科技局人才创新项目、国家工程中心开放课题以及企业合作开发等19个项目资助。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企业横向课题共计23项,授权发明专利及软著11项。同时,主持和参与教改项目10项,参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一门。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算法、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图像处理、高速列车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
[1]轨道交通装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
[2]机器视觉与智能图像处理
[3]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系统
[4]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算法
西南交通大学系统科学与技术研究所(ISST)成立于2011年,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致力于打造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及应用国际知名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目前,研究所有拥有教师12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硕士研究生109人。
研究所团队集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开发于一体,重点开展先进控制技术、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企业合作等项目30余项;在轨道交通装备安全监控、机器人技术、高速列车运行控制与优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包括ESI高被引论文7篇,近3年申请发明专利20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团队注重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研发的牵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在西成客专开展试运行,即将实现工程化,机器人焊接拼装质量检测系统正在高铁白车身制造生产线得到验证;团队国际学术交流活跃,近3年主办/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3项(CCC2016、IFAC TA2019、不确定系统与网络空间安全研讨会),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12人次,主持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2项,邀请海外知名大学的专家16人次来校交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