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电气工程学院X10738办公室
主要任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所在单位:继续教育学院
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陈民武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陈民武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陈民武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陈民武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陈民武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陈民武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陈民武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陈民武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个人简介:
陈民武,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将铁道电气化专项奖-青年奖”,入选四川省省级人才。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西部高等院校电气类专业课程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0年-2004年,于西南交通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
2004年-2010年,于西南交通大学攻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
2010年-2012年,任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2012年4月以引进人才形式留校任教;
2012年-2018年,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4年-2015年,获国家留基委资助赴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开展访问学者研究工作;
2018年-至今,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2021年01月-2024年07月,任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2024年07月-至今, 任西南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学术兼职:
IEEE IES PETC Power Quality Sub-Committee 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教育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评审专家,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高铁电力牵引系统电气安全防护”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成员,入选国家铁路局专家库、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专家库。
目前担任《CES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青年编委、《Discover Electronics》副主编,《IET Electronics Letters》、《CPSS Transactions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客座主编。《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IET Electrical Systems in Transportation》、《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网技术》、《中国铁道科学》、《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特约审稿人。在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ECCE-Asia)、轨道交通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大会、第八届电气化交通前沿技术论坛等大会担任分会主席。
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近五年发表JCR-1区论文22篇,IEEE Transacation期刊19篇。 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5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行业标准2项。
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和省部级项目2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中央军委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1项),四川省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 主持横向项目40余项,与国家电网公司、电科院、各铁路局、铁路设计院、中车集团深度合作。
近五年科研获奖:
2023年获中国发明学会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排1);
2022年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1);
2023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4);
2022年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10);
2019年获四川省专利奖三等奖(排10)。
教育教学:
截至2024年,已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55人,其中学生获国家奖学金、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及各类校级荣誉称号20余次。主讲本科生课程《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含实验)》、《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新技术导论》等,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电子市场调查实践》;主讲研究生课程《轨道交通综合节能设计与优化》。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主持四川省教改重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9项。被评为四川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老师、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
近五年教育获奖:
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9);
2021年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5)、二等奖(排4);
2021年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1);
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家级银奖项目指导教师。
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家级铜奖项目指导教师。
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项目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荣誉
陈垠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3、2019),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2022),四川省“大学生年度人物”(2023),茅以升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2023),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研究生奖(2020),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3),西南交通大学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高年级学生代表、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会第十一届主席团成员、英国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中国学联理事。
刘元立:西南交通大学“校级优秀毕业生” (2019)、 “优秀研究生”荣誉(2018)、 亚派科技奖助学金(2019)、西南交通大学“中交机电奖学金”奖学金(2018) 。
梁宗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1)、优秀研究生荣誉(2022)。
蒋家豪: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4)。
程哲: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21)。
王梦: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22)。
肖迪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2)。
国际合作与交流:
作为教育国际化项目发起者和联络人,与欧洲最大的在校铁路研究团队—英国伯明翰大学铁路研究与教育中心(BCRRE)签订“2+2”本科双学位和“1+2”研究生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 目前毕业的6位本科生全部获得了英国伯明翰大学一等荣誉学位,并赴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名校继续深造。 同时与英国利兹大学、思克莱德大学、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有深厚合作基础。
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大学 双博士学位人才联合培养专项
西南交通大学-伯明翰大学 双硕士学位人才联合培养专项
主要研究方向:
(1)牵引供电理论与新技术:
同相柔性牵引供电系统、长距离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2)轨道交通综合节能优化:
牵引供电系统综合节能优化、轨道交通与电动汽车一体化节能、列车群轨迹优化
(3)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电力电子补偿装置拓扑与控制策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4)轨道交通电磁耦合与干扰防护:
双流制市域(郊)铁路电磁防护、油气管道腐蚀与防护研究、架空线电磁干扰与防护
(5)系统可靠性理论与评估:
大功率变流器可靠性评估、系统可靠性提升技术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实验室
团队介绍: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实验室系铁道部重点实验室,长期以来为我国铁道电气化事业培养了众多高层次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依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和“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自主学科,着眼于国家轨道交通领域的科研前沿,以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为核心,着重开展牵引供电理论、同相供电技术、电能质量与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实验室现有教师16人,已培养毕业博士、硕士(含工程硕士)300余名,其中汪吉健被评为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蒋先国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目前实验室在读博士生16名,硕士生8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