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

讲师(高校)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所在单位:建筑学院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师博客

过程小记:填问卷送鼠标垫

(一)

        实践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反馈循环,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也具有“实践”的特征。首先,我提出一个教学任务,师生接下来执行教学任务。但是,这个任务不会完全按设想进行下去,因为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于是,学生会不断反馈情况,老师会不断调整计划。这样,师生在不断的修正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个过程,存在大量的“学生反馈”,以及相应的“教师响应”,这使得教学设计者,可以不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以及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

        乔布斯曾经批评过咨询行业,他认为,咨询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只能给别人的决策提供建议,但自己却不能亲自制定决策,并为执行决策负责到底。而只有当你自己对决策进行全权负责的时候,你才能触碰到各种反馈,你才会发现自己会犯错,这样你才能从错误中学习。如果只是给别人的事情做咨询,你将无法获得事情的直接反馈,也无法从错误和变化中学习,这会使“成长”变得困难。

        因此,按照他的逻辑,咨询行业并非真正的实践,或者说,并非完整的实践。与之相比,教学则不同,一个合格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次完整的实践。


(二)

        如果稍微在教学设计和执行中有所投入,你会发现,学生的反馈会逐渐塑造你的应变能力。或许教学设计还有很多问题,或许教学过程也有一些遗憾。但是,反馈的不断出现,你可以体会到一些你之前想不到的东西。你会对教学互动这个事情,甚至人与人之间基于知识技能的互动过程,有更多整体性的理解。你也能体会到“实践”带来的那种“成长感”。

        不过,真正的系统反馈,还是需要体系化的设计,尤其是课后的问卷。而且这种问卷不能是形式主义,而应该是内容主义。因此,在2021-2023年的街区板块课程中,我们先后连续3年开展了课后问卷,每次问卷大概有18-20个问题。每次的问卷结果都能获得一些有意思的反馈。

        印象中最好的一届是2023年的那次,学生是2020级的同学。那一次,班上问卷总体的填写都比较认真,甚至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大段大段发表自己的言论(我每个问题下面的答案中都有补充选项,可以畅所欲言),一些观点也很有冲击力,同时也得到了一些鼓励和肯定。


(三)

        所以,我思索着,给那些反馈比较有力的问卷填写者一点福利。我大概选了十多位同学,他们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有启发性,观点比较大胆,有什么问题也很直率的那种,说明是非常用心的反馈者。我想了一阵,突然记起来,之前从自己的涂鸦集里面选过几张画,打算做一些定制鼠标垫。现在网上定制鼠标垫的业务还是很成熟的,成本也不高,于是联系了一家,做了20张。

        这几张画,一方面是我自己在各个阶段的一点记录;另一方面,作为鼠标垫,尺寸也算比较合适。以下为原图,以及每张图的故事:


(1)滨水古街——本科阶段画的课程设计局部透视,应该是街子古镇,材料是:硫酸纸+针管笔+水性马克笔+彩铅。

03.jpg


(2)变形金刚——大概是研究生期间某个国庆画的,祝福祖国强如金刚(虽然听着有点怪)。这里配transforming yourself,意思是以正向的方式转化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01.jpg


(3)社区活力——研究生期间的课程设计,上海曹杨新村的公共空间改造,我们没做鸟瞰图,做了张这个,我称之为意象漫画。

02.jpg


(4)UTOPIA——研究生期间《时代建筑》杂志办的田园城市文献展(2011年成都双年展,就在成都东郊记忆),当时我做了5张版画风的组图,作为不同主题的长卷边纹,这是其中之一。

04.jpg


(5)ILOVESH——大概2016年前后上海市总体规划公众宣传手册的工作,最后因各种原因搁置,不过倒是留了几张图,还算漂亮,这次算是用上了。

05.jpg



2025/04/25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袁也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袁也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袁也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袁也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袁也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袁也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袁也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袁也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