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杨峰,博士,副研究员,2008年于浙江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同年6月到西南交通大学超导与新能源研究开发中心工作。在光电功能纳米材料、半导体表面物理、半导体缺陷表征分析、忆阻器等领域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II, IEEE Trans. Electron Device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Appl. Phys. Lett., Phys. Rev. B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件(第一发明人),H因子26。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
本科:燕山大学,2002获工学学士学位
硕士: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获材料物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半导体物理,表面光电物理
博士:浙江大学高分子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半导体物理,纳米光电功能材料
2008.6 - 2011.8 西南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
2011.9 - 至今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与前沿突破
本课题组聚焦功率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领域的国际前沿,致力于攻克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宽禁带与超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基于氮化镓(GaN)和氧化镓(Ga₂O₃)等新型材料,开发高击穿电压、低导通电阻的功率器件,突破硅基器件的物理极限。研究涵盖器件物理新机理、三维电荷平衡设计及集成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能效革命;
高压功率器件与集成技术:针对新能源、电力电子系统需求,探索超结(Super Junction)MOS器件的三维结构优化与封装应用,提升器件耐压能力与功率密度;
半导体光电子与功率器件交叉创新:结合MOCVD外延技术,研发高功率LED、蓝光激光器及Si基电子功率器件,探索光电子与功率器件的协同集成路径;
基于新型运算机制和神经网络的半导体新器件设计。
科研平台与合作网络
课题组依托学院和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半导体工艺线、器件测试平台及仿真软件如(TCAD)。与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在超宽禁带材料(如氧化镓、金刚石)、忆阻器的器件物理与应用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与国内功率半导体相关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产业的全链条研究机会。
浙江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PhD graduate  Doctor of engineering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Master graduate  Master of engineering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精细化工  Bachelor degree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西南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
The Last Update Ti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