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师英文名称:Qiang Bin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 土木水利
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强斌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强斌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强斌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强斌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强斌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强斌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强斌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强斌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强斌,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入选四川省高层次人才计划,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2018年博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师从李亚东教授。2019年起任职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2016-2020 年期间曾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做博士生联合培养及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钢桥焊接疲劳与腐蚀疲劳;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开发与应用;桥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正在开展的研究为钢桥典型焊接结构疲劳与腐蚀疲劳、残余应力对结构损伤断裂的影响、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开发与应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
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IF=4.369)”、“Engineering Structures(IF=4.471)”、“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IF=4.799)”、“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IF=3.646)”、“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IF=3.433)”、“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IF=3.021)”、“Surface Engineering(IF=2.433)”、“铁道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参编《高速铁路桥梁》专著一部。参加过林织铁路纳界河大桥、FAST“天眼”天文望远镜、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江苏常泰长江大桥等多座大型桥梁结构的方案设计、技术咨询、施工监控等工作。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李亚东教授团队
团队介绍:协同管理李亚东教授课题组,详细信息请参见<https://faculty.swjtu.edu.cn/liyadong/zh_C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