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办公地点: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土木工程学院

主要任职:教授

其他任职:博导

学科:结构工程

所在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其他联系方式 :

邮箱 :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潘毅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潘毅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潘毅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潘毅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潘毅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潘毅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潘毅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潘毅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点击关闭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潘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竢实之星”、“唐立新优秀学者”,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全国“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

任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工系副主任、结构工程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于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建筑物隔震减振技术、古建筑修缮与保护、纤维复合结构及其应用研究,参加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尼泊尔地震和九寨沟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和震害科学调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了《四川省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DBJ51/T 031-2014)、《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DBJ51/T 066-2016)、《四川省震后建筑安全性应急评估技术规程》(DBJ51/T 068-2016)等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12本;以第一作者在《Engineering Structure》、《Composite Structure》、《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及《工程力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60余篇。授权申请专利6项。 2011年,作为指导教师之一,率西南交通大学代表队,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唯一的特等奖。2010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8年5月,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举办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的“中日防灾减灾论坛”上,应邀做《汶川地震十年四川省建筑抗震研究进展及规范编制》的大会特邀报告,并受邀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防震减灾法执法工作座谈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抗震与加固团队

团队介绍:团队目标:
 
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建筑结构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依托“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以学科前沿和工程需求为导向,以国际视野做研究,以家国情怀做实践,努力提高团队成员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外语能力等七项能力),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实现与社会及学术界、工程界的顺利对接。


团队顾问:
 
 
张僖洪,男,1985年生,博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研究员。国际结构防护协会干事。《国际结构玻璃与高性能材料研究》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结构抗震、抗爆),混凝土等材料的动力本构性能和新型结构方向的研究。主持澳大利亚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两项。
 

 
陈城,男,1977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工程系。2007年毕业于美国里海大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美国地震工程模拟网(NEES)里海大学站点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的资助下,在结构动力学、新型抗震试验方法、结构减震和结构实时混合模拟试验的可靠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论文20余篇。
 

 
鲍华,男,1977年5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院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主持或参与的“武汉火车站结构设计与专题研究”获2013年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结构金奖);“武昌铁路旅客站房结构设计”获2013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三等奖。2016年被评为 “2016年武汉市建筑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建设者”称号。
 

 
刘宜丰,男,1974年2月生,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四川省住建厅第三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全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设计分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四川省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钢结构》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大跨空间结构、预应力结构及高层超高层结构的设计研究。
 

 
赵广坡,男,1979年2月生,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设计一院执行总工程师。先后完成了昆明星耀体育中心、青岛颐中体育中心、常州体育中心、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华置广场超高层综合体、金沙公交场站综合体、华西附二院锦江院区(金属剪切阻尼器)、C9云端塔(带BRB屈曲约束支撑)、崔家店地铁上盖(钢弹簧+黏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综合体、成都城市音乐厅(网架隔震)、西藏博物馆等数十项工程。多次获得全国勘察设计、四川省建设厅工程勘察设计奖项。
 


在读博士:

 
安仁兵(18级) 易督航(18级) 宋佳雨(20级) 任宇(21级)


在读硕士:


2019级
     
陈建 刘豪 刘永鑫 彭鑫 张彪

2020级

     
游文龙 曾晗 杨龙 刘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