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办公地点:九里校区4号综合楼
其他任职:硕导
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所在单位: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潘金山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潘金山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潘金山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潘金山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潘金山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潘金山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潘金山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潘金山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潘金山,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铁路运输组织与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相关科研工作,重点研究方向包括运输组织优化、智能调度系统、列车运行图编制与优化、铁路大数据应用技术、铁路列车运行仿真等。参与研发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和铁路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等国铁集团重大项目。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10项,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入选国家铁路局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1项,获北京铁路局、广铁集团、南宁铁路局科技奖若干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组织团队
团队介绍:团队由倪少权教授、吕红霞教授领衔,具有一批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及工程师构成的科研及工程实践团队,团队成员具有交通运输组织规划及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多学科专业背景。
团队长期致力于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优化和智能化研究,主攻方向为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化、智慧物流、智能运输信息系统,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客运专线信息化重大工程项目、铁总重大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5部、参编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46项,编写标准3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7项。
团队研究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及系统优化技术 30 余年,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客运专线重大工程项目、 省部级及铁总重大等课题持续资助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Transportation letters、Proc IMechE Part F: J Rail and Rapid Transit、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等国际期刊和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西南交通大学学报、铁道工程学报等国内期刊以及 TRB、INFORMS、ICTE、VTAC 等国际会议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200 余篇,出版著作 13 部、springer 国际会议论文集 2 部,主持及参与编写标准 3 部。
团队自主研发的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支撑了新线开通、市场变化及突发事件应急条件下全国铁路及跨区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高效编制与调整,首次实现了运输、客运、机务等部门群体协同编制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提高了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一体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以何华武院士、卢春房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鉴定认为“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具有重要意义。系统连续十五应用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指定的全国铁路唯一列车运行图编制平台,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铁路局首批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团队自主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及评估系统,集客流分析、运力运能分析配置、线网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运行图评估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全网范围各线路协调、合理运输、高效服务全网客流的目的。
团队自主研发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协同编制系统,集需求预测与灵敏度分析、承载力评估、运力配置、运能匹配、运输方案精细化编制等运输组织决策于一体,基于枢纽换乘协调、首末班车衔接协调等机制,支持多制式运行图协同调整,提高枢纽运输组织效率,减少旅客换乘等待时间,支持多制式应急联动编制运行图,实现了基于临时大客流、设备故障等应急状态下的多制式运行图协同调整,首次实现高速铁路、城际高铁、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制式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一体化编制。
团队始终坚持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开拓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目标、计划、行动、总结、坚持”为理念,开拓创新。团队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0余名,为轨道交通院校、设计、运营单位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团队主要研究领域:
•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化:铁路运输组织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化、多模式协同运输组织智能化、群组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输组织
•智能运输信息系统:轨道交通运输大数据、决策支持、仿真及物流信息技术智能运输计划编制系统、调度计划智能编制及调整系统、群组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行计划智能编制及调整系统
•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运输组织、基于产运销协同的动态运输组织、以铁路为主体的多式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