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论文:
Li, Q., Du, X., Chen, H., & Zhou, X. (2025). How Can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Pressure Be Transformed into Motivation and Innovative Behavior? The Role of Graduate Students' Mentorship Homegate (or team) Suppor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1439478. SSCI (Q2).
Li, Q., Xu, H., & Gao, X. (2025).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rk Triad traits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ageism: A thre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ults aged 18–60 years in Chin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33, 112928. SSCI (Q1).
李启明, 尹欣, 高雪梅. (2024). 社会经济变迁中的孝道观念、实践与焦虑及其代际差异.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 86-105. CSSCI集刊.
李启明, 陈慧颖, 陈华, 周先礼. (2024). 导学关系异化和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系:导师负面评价恐惧和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中介及导师性别调节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04), 68-82.
李启明, 李琪. (2025). 家庭氛围、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年追踪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 77-85.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瑶. (2023). 感知社会规范视角下的价值观代际传递及变迁. 社区心理学研究, (01), 80-100. CSSCI集刊.
李启明, 徐海燕. (2022). 父母老年歧视对亲子双元孝道代际传递的多重影响. 社区心理学研究, (01), 43-63. CSSCI集刊.
李启明, 王纪婷. (2022). 家庭氛围、子女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代际传递的关系:亲子性别和子女年龄的差异.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282-288. CSSCI期刊.
李启明. (2021). 双元孝道代际传递:亲子性别和子女年龄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06), 808-817. CSSCI期刊.
李启明. (2020). 文化刻板印象、父母孝道相似性对孝道代际传递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5), 714-720. CSSCI期刊.
李启明. (2020). 社会转型背景下孝道观念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青年研究, (3), 23-31.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瑶. (2021). 儒家式应对代际传递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5),17-24.
王奎, 李启明(通讯作者). (2021).子女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老化态度和社会活动参与的中介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03), 82-92.
李启明, 王奎. (2020). 黑暗人格与老年歧视的关系:物质主义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心理研究, (5), 416-425.
王玲桂, 李启明(通讯作者). (2020). 大学生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与嫉妒的关系:上行社会比较与竞争性自恋的中介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74-81.
李启明, 郑琦. (2017). 大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对其社会支持和幸福感的影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5), 91-99. CSSCI扩展期刊.
李启明, 陈志霞. (2016). 物质主义对双元孝道的影响探讨——基于代际传递的视角.心理科学, (05), 1216-1222.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志霞. (2015). 大五人格5个维度及10个面的发展水平——基于我国15~75岁横断样本调查. 心理科学, (01),131-138.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志霞. (2013). 父母教养方式与双元孝道、普遍尊老的关系. 心理科学, (01), 128-133.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志霞. (2016). 中庸思维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李启明, 陈志霞, 徐海燕. (2016). 双元孝道、祖孙关系与老人刻板印象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04), 444-452.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志霞. (2016). 孝道观念及行为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襄阳市的亲子配对调查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 (06), 69-75+98.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志霞, 徐海燕. (2016). 父母的教养方式及性别对孝道代际传递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04), 358-364. CSSCI期刊.
李启明, 徐海燕. (2011). 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人格特质与双元孝道的关系. 心理学探新, (06), 539-543. CSSCI期刊.
李启明, 陈志霞. (2016). 城市经济和家庭经济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4), 76-83.
李启明, 陈志霞. (2014). 中庸实践思维的结构和测量. 心理研究, (01), 23-28.
陈志霞, 李启明(通讯作者). (2014). 不同年龄群体大五人格与幸福感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05), 633-638. CSSCI期刊.
陈志霞, 李启明. (2013).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及测量. 城市问题, (09), 52-58. CSSCI期刊.
陈志霞, 李启明. (2014). 幸福感整合模型在不同年龄及性别群体的验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1), 78-83. CSSCI期刊.
徐海燕, 李启明(通讯作者). (2016). 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与普遍信任及特殊信任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6), 859-863
欢迎你报考李启明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李启明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李启明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李启明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李启明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李启明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李启明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李启明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