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宾,三级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岩土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副系主任,从事极端环境岩土工程灾变防控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面上(3项)、川藏铁路专项、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等课题20余项;第一和通讯作者出版论著100余篇(专著3部、SCI论文59篇、ESI论文5篇),论著他引3000余次;参编规范指南4部;授权发明专利25件;获日本JSPS学者、国际地质灾害减灾协会(ICGdR)杰出青年科学家(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西南交通大学 “扬华学者”、“扬华特聘教授”、“扬华特聘青年教授”、“雏鹰学者”、唐立新优秀学者等荣誉;成果入选国家铁路局重大科技成果入库A类(1/20),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11)、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10)、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20)等奖励;主办第16届非连续变形国际会议、岩土及防灾减灾工程国际前沿论坛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15次;兼任IGE、JCSU等5本期刊编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12个学术组织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等职务。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等高陡边坡抗震设计,服务于极端强震区边坡灾变防控,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依托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及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牵头组建了岩土地震工程团队,骨干成员12人(正高4人、副高4人、中级4人),成员平均年龄37岁,平均海外经历3.5年,研究方向包括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地质工程、遥感信息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1人。
立足西南艰险山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岩土地震灾变机理及防控开展研究,以强震山区地震动特征及山体动力响应、岩土体动力特性及强度劣化规律、地震边坡破坏机制及抗减震加固技术、强震山区滑坡危险源识别及灾害评估四方面内容开展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川藏专项、青藏高原科考等在内的科研课题40余项,深度参与川藏铁路、川藏高速公路、青藏科考等重大工程和科研活动。规划和建设国际领先的岩土抗震试验平台,代表性设备有活动断层蠕-黏滑模拟试验平台、GDS大型静-动三轴仪、GDS三向动单剪、大型滑坡试验台、系列振动台、MTS岩石三轴试验系统、SGI岩土抗震计算中心等。
欢迎关注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地震工程团队公众号,了解团队的最新消息和研究进展!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欢迎你报考张迎宾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张迎宾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张迎宾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张迎宾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张迎宾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张迎宾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张迎宾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张迎宾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