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牵引红楼212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所在单位: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通讯/办公地址:
办公室电话:
邮箱:
李婧,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河北曲周人。
2001年~2005年,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2011年西南交通大学超导技术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交流一年。
现就职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超导磁悬浮、直线电机、直线涡流制动的电磁特性与结构优化的基础研究,并一直从事直线电磁装置的相关理论、实验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主持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应用基础项目1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获2022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50余篇,受理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以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获第22届电机与系统国际会议(ICEMS 2019)最佳论文奖(参会人数超过1200人)。
主要科研项目信息: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交流励磁直线轨道涡流制动电-磁-热-力耦合特性研究,主持;
2、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行波磁场中高温超导块材磁体力学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温超导电动悬浮的多性能优化与等效实验方法,主研;
4、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磁轨不平顺随机激扰下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轨耦合垂向动力,主研;
5、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运动外磁场下高温超导块材悬浮特性及变化机理研究,主研;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列车悬浮与导向动态行为研究,参研;
7、国家八六三计划项目,中低速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参研;
8、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直线感应式轨道涡流制动磁热耦合与动力学特性研究,主持;
9、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高温超导块材直线电机力学性能的研究,主持;
10、四川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其应用,参研;
11、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600km/h+轨道交通应用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关键技术研究,参研;
12、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速列车牵引电机变流器强容错控制方法研究,参研;
13、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开放基金课题,超导电力驱动和导向技术在电磁弹射装置中应用,主持;
14、西南交通大学2022年度基础培育项目学科交叉专项,直线轨道涡流制动系统的磁热耦合与制动性能优化,主持;
15、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技创新项目,行波磁场中涂层超导堆叠磁体的作用机理研究,主持;
16、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直线电机用固氮深冷高温超导线圈的电磁与热学特性研究,主持;
17、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磁悬浮用高温超导块材直线电机的研制,主持;
课题组源于王家素和王素玉两位教授创立的西南交通大学超导技术研究所(交大超导),现归属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研究所。交大超导的前身是1988年9月16日西南交通大学在成都成立的第一个研究型实验室“低温与超导技术实验室”,1997年成立“西南交通大学超导技术研究所”,2000年12月31日研制成功世界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该成果获200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0年,交大超导整建制划归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2015年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研究所,原交大超导成员整体并入。
课题组现有教师成员5人,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3名。课题组主要围绕超导高速磁浮交通、直线驱动与电磁发射、轨道车辆牵引电机等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科学通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受理授权专利40余件。课题组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拥有各类设备价值超过600万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超导磁浮与牵引变流控制实验研究平台。
课题组培养的研究生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励30余次,包括国家奖学金4次、西南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2人,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7次,西南交通大学第一届孙翔奖学金1次,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次等,课题组在读博士生周鹏博获得2018年度IEEE超导委员会暨应用超导学术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应用超导领域最大的学术盛会,两年一届,每届9名)。
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湘电集团、东方电气、国家电网、株洲电机、航天科工、河海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以及出国深造攻读学位。
课题组与法国高等电力学院、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联系。
欢迎你报考李婧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李婧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李婧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李婧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李婧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李婧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李婧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李婧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