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办公地点:犀浦校区X4223A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所在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动态

当前位置: 何刘-西南交通大学教师主页 >> 团队动态

[2024-07-01] [研究动态]课题组在《工程科学与技术》的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2  

岩体水岩循环对边坡嵌岩桩力学行为影响研究



曹廷,何刘,王维,等. 岩体水岩循环对边坡嵌岩桩力学行为影响研究 [J/OL]. 工程科学与技术, 1-14[2024-07-0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73.tb.20240701.1147.001.html..


论文摘要:为研究水岩循环条件下,库岸岩体强度弱化对边坡嵌岩桩力学行为影响。以两河口水库洛古特大桥嵌岩桩边坡粉砂质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岩循环弱化试验,分析岩石力学强度指标随着水岩循环次数的弱化规律,基于岩石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变化特征揭示其弱化机理;通过广义Hoek-Brown准则和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嵌岩桩在不同水岩循环次数后力学行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岩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逐渐减小,泊松比逐渐增大,各项力学参数与循环次数之间呈现出良好的幂函数和对数函数相关性。岩石易水化矿物的水解消失和微观裂隙的聚集效应,是导致力学指标水岩循环弱化的根本原因。水岩循环对嵌岩桩的力学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水岩循环次数的增加,位于同一深度的嵌岩桩桩身轴力逐渐增大,侧摩阻力逐渐减小,桩端阻力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嵌岩桩桩体总侧摩阻力随着水岩循环次数的增加,具有整体减小的趋势。不同循环次数后的嵌岩桩变形监测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各深度下嵌岩桩的水平位移,桩顶和桩底的沉降量都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本文研究成果表明,在库岸边坡嵌岩桩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岩循环对嵌岩桩力学性能的影响,避免因水岩循环导致嵌岩桩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