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科技工业园

在职信息:在岗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学科:药理学. 生物与医药. 有机化学. 化学. 药物化学. 药学

所在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陈伟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陈伟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陈伟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陈伟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陈伟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陈伟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陈伟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陈伟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点击关闭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陈伟博士,硕士生导师。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青苗计划”入选者;2020年青年先锋岗获奖者。

硕士招生方向:药学、生物与医药、化学、生物学!!(发邮件与导师进行交流了解)


(1)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习,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教授,主要从事绿色农药的创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于

2015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201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进行访问学习1年,合作导师为国际间最为活跃的C-H键活化研究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Jin-quan Yu(余金权)教授,从事C-H键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3)2015年12月加入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天然源农药的创制和有机合成方法学(尤其是有机电催化合成)。

(4)围绕植物源绿色农药的创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创新项目等课题。

(5) 诚邀药学、化学、生物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本课题组的研究生!欢迎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加入SRTP、个性化实验、本科毕业设计等创新训练!


【课题组长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展联合培养】

【陈铁根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优青”资助者

联系方式:chentiegen@simm.ac.cn(本年度有药学、化学方向的招生计划,详情邮件联系)

2009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09年至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有机化学家戴立信研究员(院士)&侯雪龙研究员。2016年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做博士后工作,导师为著名有机化学家Phil S. Baran教授。2020年09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作者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Natur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21年“海外优青”)、中科院率先行动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择优)、上海领军人才(海外)、上海市“启明星”计划(2021年)等项目支持。

课题组研究方向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基础研究、新药发现。

(1)发展新型有机合成方法学;

(2)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构效关系研究,开发药物先导/候选化合物;

(3)设计新型药物分子(新骨架、新机制)。

      热烈欢迎热爱科研的优秀青年加入课题组!

课题组主页陈铁根----上海药物研究所 (cas.cn)

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zidd.ac.cn)


【晏亮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者

联系方式:yanliang@ihep.ac.cn(本年度有药学、化学、生物(医学)学、材料方向的招生计划,详情邮件联系)

 2009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09年至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未赵宇亮研究员(院士),随后留所工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J Am Chem Soc,Advanced Materials, Nano Today, ACS Nano等发表论文学术论文30余篇,SCI他引6520次,h因子44,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完成成果转化1项。先后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22年“优青”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等资助。

课题组研究方向:纳米药物和生物功能纳米材料。

(1)纳米辐射增敏(剂);

(2)纳米/辐射生物效应;

(3)多模态成像;

(4)组织工程相关纳米材料


实验室主页: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 (cas.cn)

晏亮 优秀青年基金.png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暂无内容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创新药研发与绿色合成团队

团队介绍:课题组长期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展联合培养工作,致力于绿色合成方法的开发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同时为提高药物的靶向性、药效和安全性,在纳米药物和生物功能纳米材料进行深入探究,多项研究成果取得了授权专利并进行了转化应用。
【陈铁根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优青”资助者
课题组主页:陈铁根----上海药物研究所 (cas.cn)
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zidd.ac.cn)
【晏亮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者 。
2009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09年至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赵宇亮研究员(院士),随后留所工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J Am Chem Soc,Advanced Materials, Nano Today, ACS Nano等发表论文学术论文30余篇,SCI他引6520次,h因子44,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完成成果转化1项。先后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22年“优青”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等资助。
热情欢迎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加盟。欢迎具有化学、材料或生物医学背景的同学报考!
邮箱:yanliang@ihep.ac.cn
近年来的代表性论文:
[1]    X. Zhu, J. Wu, R. Liu, H. Xiang, W. Zhang, Q. Chang, S. Wang, R. Jiang, F. Zhao, Q. Li, L. Huang, L. Yan*, Y. Zhao, Engineering Single-Atom Iron Nanozymes with Radiation-Enhanced Self-Cascade Catalysis and Self-Supplied H(2)O(2) for Radio-enzymatic Therapy, ACS Nano 16(11) (2022) 18849-18862.
[2]    L. Yan, L. Wang, J. Wu, Y. Wu, X. Zhu, Q. Mei, Y. Song, Y. Liu, L. Zhang, J. Ai, K. Li, G. Qing, Y. Zhang, X. Xiao, Y. Zhao, W. Xiang, Multi-biofunctional graphene oxide-enhanced poly-L-lactic acid composite nanofiber scaffolds for ovarian function recovery of transplanted-tissue, NPJ Regen Med 7(1) (2022) 52.
[3]    L. Rong, Y. Fu, Q. Li, X. Yang, Y. Li, L. Yan*, L. Wang, W. Wu, Effects of the Surface Charge of Graphene Oxide Derivatives on Ocular Compatibility, Nanomaterials 12(5) (2022) 735.
[4]    R. Chen, R. Zhou, J. Qiao, Y. Yang, X. Zhou, R. Bai, Y. Wang, L. Yan*, C. Wu, Orally administered Bi2S3@SiO2 core-shell nanomaterials as gastrointestinal contrast age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gut microbiota, Mater Today Bio 13 (2022) 100178.
[5]    R.Y. Zhou, L. Yan*, X.H. Dong, S. Zhu, K. Chen, Y.Z. Wu, H.D. Xiang, L.L. Li, G.J. Zhang, Z.J. Gu, Y.L. Zhao, Fractionated regimen-suitable immunoradiotherapy sensitizer based on ultrasmall Fe4Se2W18 nanoclusters enable tumor-specific radiosensitization augment and antitumor immunity boost, Nano Today 36 (2021) 101003.
[6]    J. Zhang, L. Yan*, P. Wei, R. Zhou, C. Hua, M. Xiao, Y. Tu, Z. Gu, T. Wei, PEG-GO@XN nanocomposite suppress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via inhibition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nd blockade of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ur J Pharmacol 895 (2021) 173866.
[7]    H. Xiang, Y. Wu, X. Zhu, M. She, Q. An, R. Zhou, P. Xu, F. Zhao, L. Yan*, Y. Zhao, Highly Stable Silica-Coated Bismuth Nanoparticles Deliver Tumor Microenvironment-Responsive Prodrugs to Enhance Tumor-Specific Photoradiotherapy, J Am Chem Soc 143(30) (2021) 11449-11461.
[8]    R. Cai, H. Xiang, D. Yang, K.T. Lin, Y. Wu, R. Zhou, Z. Gu, L. Yan*, Y. Zhao, W. Tan, Plasmonic AuPt@CuS Heterostructure with Enhanced Synergistic Efficacy for Radiophotothermal Therapy, J Am Chem Soc 143(39) (2021) 16113-16127.
[9]    R. Zhou, X. Liu, Y. Wu, H. Xiang, J. Cao, Y. Li, W. Yin, Y. Zu, J. Li, R. Liu, F. Zhao, Z. Liu, C. Chen, Z. Gu, L. Yan*, Y. Zhao, Suppressing the Radiation-Induced Corrosion of Bismuth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Synergistic Cancer Radiophototherapy, ACS Nano 14(10) (2020) 13016-13029.
[10] R. Zhou, H. Wang, Y. Yang, C. Zhang, X. Dong, J. Du, L. Yan*, G. Zhang, Z. Gu, Y. Zhao, Tumor microenvironment-manipulated radiocatalytic sensitizer based on bismuth heteropolytungstate for radiotherapy enhancement, Biomaterials 189 (2019) 11-22.
[11] C. Zhang, L. Yan*, X. Wang, X. Dong, R. Zhou, Z. Gu, Y. Zhao, Tumor Microenvironment-Responsive Cu2(OH)PO4 Nanocrystals for Selective and Controllable Radiosentization via the X-ray-Triggered Fento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