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运广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办公地点:牵引红楼313

性别:

所在单位: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叶运广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叶运广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叶运广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叶运广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叶运广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叶运广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叶运广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叶运广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点击关闭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叶运广,工学博士(Dr.-Ing),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四川省、教育部),曾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面向“列车跑得更安全、更平稳、更智能”的国家与行业重大需求,长期致力于轨道车辆智能运维与轮轨动力学研究,重点聚焦高速列车服役安全监测、轮轨损伤机理、出口动车组动力学性能评价标准等方向。主持/主研国自然青年基金、四川省基金、欧盟交通领域重大专项及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研究注重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强调从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并以科学的方法攻克工程难题。代表性学术与科技贡献包括:智能运维方法创新提出“虚拟点+激光辅助”融合跟踪检测法,实现轮轨动态关系实时监测,为车辆服役安全性位移评判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直接测量手段。②轮轨损伤机理突破系统揭示了“车轮擦伤可诱发并加剧多边形磨耗”损伤机制;提出高频吸振扣件设计原则与全线错频布置理念,为从源头上抑制高频多边形磨耗提供了创新理论方案。③动车组国际化实践:优化设计了我国出口欧洲首列高速动车组的整车动力学参数;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款出口动车组(如匈塞铁路塞段动车组、罗马尼亚时速160公里动车组)的TSI认证,并在认证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力支撑中国高铁技术走向世界。

我们期待这样的学生报考:踏实勤奋,同时葆有好奇之心;勇于探索,亦能持之以恒。在这里,你将接触学科前沿课题,获得系统而深入的指导,更有机会参与塑造未来轨道交通技术。让我们一起驶向轨道交通的美好未来!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车辆系统动力学与强度课题组(动强组)

团队介绍:课题组成立于2000年,学术带头人为曾京教授、戴焕云研究员、邬平波研究员,主要开展高速列车、铁路客车、铁路货车、城轨车辆和特种轨道车辆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与仿真及试验、结构与强度优化设计及试验等研究。 课题组现有专职教师 28人,在校研究生近100人,专职技术工人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