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穹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3号教学楼

性别:

主要任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主任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电子信息

所在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其他联系方式 :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报考该导师研究生的方式

欢迎你报考张健穹老师的研究生,报考有以下方式:

1、参加西南交通大学暑期夏令营活动,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张健穹老师,你的所有申请信息将发送给张健穹老师,老师看到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参加夏令营活动

2、如果你能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欢迎通过推免方式申请张健穹老师研究生,可以通过系统的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并选择意向导师为张健穹老师,老师看到信息后将和你取得联系,点击此处推免生预报名

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张健穹老师招收的专业和方向,进入复试后提交导师意向时选择张健穹老师。

4、如果你有兴趣攻读张健穹老师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考核或者统一招考等方式报考该导师博士研究生。

点击关闭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张健穹,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电子信息系主任,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学会,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高功率微波和轨道交通领域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突破和掌握了高功率微波发射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关键技术,并将国防科研中针对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成果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方向,在基础理论、仿真计算和测试评估等方面具有研究基础和经验;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5项、中央军委系列科技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2项,主研国家级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相关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SCI检索20余篇,关键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研究方向:1.电磁安全与电磁兼容; 2.电磁信号监测与智能识别技术


招生专业:

1.物理学-无线电物理;

2.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光电信息工程;

每年招收学术硕士3-5人,工程硕士1-2人,学术博士1人;


求真务实、博学创新。注重将理论、仿真、实验及样机研制相结合,注重科研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电子、电气、信息、计算机、物理等多学科交叉与应用融合,注重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读书育人,努力耕耘。


电子信息领域是未来长期的热点研究方向在人工智能赋能下会有更大发展,真挚欢迎电子、电气、信息、计算机、通讯、物理等专业的优秀学生报名加入!让我们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成长发展!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有意向的同学请将简历发送至qilinxing@163.com,欢迎到犀浦校区电磁技术及应用团队实验室参观交流。欢迎各位同学报考!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暂无内容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西南交通大学电磁技术及应用研究团队

团队介绍:西南交通大学电磁技术及应用团队依托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以电磁技术为基础,瞄准我国“交通强国”、“军民融合”、“新基建”(5G、物联网等)等战略,积极与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等领域相融合,针对性地开展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天线与微波电子器件、电磁信号智能检测等方向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立志建设成为国内相关领域具有影响力和鲜明特色的团队,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贡献。目前团队成员共有6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1人,中级职称2人,在读硕博士研究生近40余人,团队年轻富有活力,知识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发表SCI、EI检索论文及中文核心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五年来,团队承担国家军口863计划项目、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承担横向项目 30余项,项目经费3000余万元;团队科研场地面积400多平米,设备仪器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在天线与微波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测试能力,在天线与微波仿真、电磁兼容仿真、电路及系统仿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仿真分析能力,具备开发上位机控制和界面软件、电磁信号识别算法能力,积累了较多的工程应用设备、样机等系统研制经验;团队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在产学研用方面建立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架构。